乌克兰深陷战火泥潭已持续多年,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正在耗尽这个国家的财政资源。前线战场对武器装备的需求如同永远填不满的深渊,迫使乌克兰政府寻找新的解决方案。2025年9月19日,泽连斯基总统通过Telegram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段重要视频,宣布启动一项受管控的武器出口计划。这项战略举措旨在通过军售获取急需的资金,以支持本国国防工业的发展。 这项计划的背景十分明确:乌克兰国内武器产能已超出自身需求,特别是海上作战无人机等装备出现过剩。政府为此制定了清晰的出口优先级:首先确保前线部队的装备供应,其次补充国家战略储备,最后才考虑对外销售。根据总统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在两周内提交详细计划,重点聚焦海上无人机和反坦克武器等可大规模生产的装备。 这一决策体现了乌克兰政府的务实态度。2025年国防预算面临巨大缺口,虽然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但部分装备存在严重问题:性能不佳、机动性差、故障频发。乌克兰议员们多次公开抱怨,称收到的援助装备中不少是报废或过时的武器,在实战中几乎毫无用处。 在出口清单中,Magura V5海上自杀式无人机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产品。这款由乌克兰情报局第13特种部队研发的无人机于2023年首次亮相,其卓越性能令人印象深刻:5.5米的修长机身,1.5米的宽度,整机重量不足1吨却能携带320公斤高爆炸药。其22节的巡航速度和最高42节的冲刺速度,配合800公里的超远航程和60小时的持续作战能力,使其成为海上作战的利器。 更令人称道的是其先进的导航系统:采用全球卫星导航与惯性导航双系统,配备加密通信模块和多个高清摄像头,具备极强的电子战抗干扰能力。而每架仅27.3万美元的造价,加上模块化设计带来的多功能性(可快速改装为侦察、巡逻或防空平台),使其成为性价比极高的作战装备。 Magura V5在黑海战场上的表现堪称惊艳。2024年2月1日凌晨,数架无人机从敖德萨海岸秘密出击,成功突袭了停泊在克里米亚多瑙斯拉夫湖的俄罗斯伊万诺夫茨号导弹护卫舰。这场仅持续20分钟的行动中,无人机编队采用包抄战术,将这艘塔兰图尔级护卫舰送入海底,造成3名俄军士兵落水。这次成功袭击迫使俄罗斯黑海舰队大幅收缩巡逻范围。
展开剩余41%菲律宾方面表现出浓厚兴趣。其海军长期依赖美国提供的MANTAS T-12艇执行南海巡逻任务,急需更新装备。双方商定在菲设立组装厂,初期年产目标10艘。9月中旬,乌克兰首位驻菲武官比伦基上校到任,开始技术培训和能力建设合作。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9月15日俄军导弹袭击导致基辅生产线受损;菲律宾国内面临预算削减和装备老化问题;中国已在该区域部署电子干扰等先进防御系统。尽管如此,这项军售合作仍标志着乌克兰国防工业的重要突破,也为地区安全格局带来了新的变数。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平台咨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