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后,至西晋灭亡,经过了汉、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这些王朝中,只有两汉、唐、北宋、明、清等五个朝代的国运持续了百年以上,而隋朝与元朝尽管历时较短,却在其短暂的统治下,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与统治威慑,震慑一时。西晋王朝则可以说是所有朝代中最为短命的之一,几乎成了“始终腐朽,迅速灭亡”的典型例子。
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可以说是唯一一位能在历史上留下些许光彩的人物。可在他去世之后,继位的惠帝、怀帝和愍帝,三位帝王虽然名义上是帝,却完全是各方势力手中的傀儡。实际上,西晋王朝自晋武帝临终时,便已名存实亡,随时可能土崩瓦解。真正敢于动手改变这一切,甚至将司马懿的后代彻底打压出朝堂的,便是晋武帝的岳父——杨骏。虽然杨骏在世时并不以聪慧和英勇著称,但在关乎朝政的关键时刻,他展现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权力欲望。
展开剩余75%杨骏,本是一个文化水平较低、内向懦弱且无太多政治抱负的人,却在晋武帝病重之时,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不仅毫不犹豫地取代了其他权臣,甚至通过“改诏”之事,迫使司马懿的子嗣司马亮被排挤出朝堂,最终自己成为了西晋权力的最高掌控者——首辅宰相。可当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握住了权力,却因为学识浅薄,无法驾驭朝中的士族公卿,结果得罪了所有的文武大臣,使得朝廷的形势更加复杂动荡。
随着权力的逐渐集中,杨骏的兄弟们——杨珧与杨济,也在朝中担任高职,三人因而被誉为“三杨”,然而这一切的权力并未带来安稳,反而为杨骏招来了不少敌人。局势的逐渐恶化引发了司马家族的诸王联合起义,集结军队进逼洛阳,然而杨骏却未曾有所防范。面对自己的失败和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他连宫门都不敢焚烧以抵御乱军的进攻,最终在马棚中死于乱箭之下。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西晋末年的政治腐化,也为接下来近三百年的中原乱世埋下了隐患。
杨骏出生于弘农郡华阴县,其本名杨骏,字文长。年少时,他曾做过晋王司马昭属官,后任高陆县令。之后,他被晋武帝司马炎的妻子小杨后提拔为车骑大将军,封为临晋侯。虽然杨骏的晋升看似基于他的家族关系,但不少有识之士早已预见到,这一系列的任命和封爵将会为国家带来不安。
朝中的官员如褚大人、郭奕曾上表提醒晋武帝,称杨骏性格狭隘,无法承担重任。然而,晋武帝未曾采纳这些忠告,直到自己沉浸于酒色之中,才开始对朝政无心。在此期间,杨骏和他的弟弟们——杨珧、杨济,权势日益增强,最终形成了控制朝政的“三杨”局面。
当晋武帝临终,尚未指定辅佐大臣时,杨骏便利用这一空档,将朝中的其他权臣排挤出去,亲自照料晋武帝的病情,并暗中操控人事。即便当晋武帝意识到局势异常时,也无力反抗,杨骏早已掌握了实权。晋武帝临终时,虽欲将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政,却被杨骏私自篡改遗诏,将司马亮彻底排除。这一举动进一步稳固了杨骏的权力基础。
然而,尽管杨骏得到了晋武帝的托孤遗诏,甚至得到了大权,但他自认为可以无所顾忌地行使权力。然而,他的政治智慧与管理能力始终未能跟上权力的增大,导致他在统治过程中频频违背典章,做出一系列错误的决策。更糟的是,杨骏在朝中树立的亲信,越来越多地成为他遭遇反叛的根源。
杨骏对于上古贤臣的行为准则无从了解,他强行改动年号,甚至在晋武帝尚未去世时便开始让朝廷失去秩序,致使天下百姓感到不满。而朝中权臣与司马氏宗亲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杨骏对权力的渴望,使得他无法放下自己的高位,最终招来了末日。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平台咨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